景澤生物醫(yī)藥(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澤生物”)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和國元國際擔任聯(lián)席保薦人。不過,這家專注于輔助生殖與眼科藥物賽道的生物制藥公司,正面臨著“單藥獲批、多管線押注”的研發(fā)現狀與“巨額虧損疊加資金告急”的上市困境。
僅一款產品獲批
景澤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注于輔助生殖藥物和眼科藥物兩大賽道的生物制藥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5年6月20日,景澤生物是中國企業(yè)中輔助生殖和眼科領域獲得最多處于臨床階段大分子藥物的公司之一。
招股書顯示,研發(fā)管線方面,景澤生物目前有8個候選藥物,僅一款輔助生殖治療領域的產品獲批。
在輔助生殖治療領域,景澤生物核心產品JZB30(重組人促卵泡激素凍干粉針劑)于2025年4月獲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商業(yè)化,這是該公司首個獲批產品,對標全球促排卵市場占有率領先的進口藥果納芬水針劑型開發(fā)。此外,景澤生物還在開發(fā)JZB30治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癥的適應癥。
JZB33則是景澤生物對標果納芬水針劑型開發(fā)的生物類似藥,配以預灌封卡式瓶注射筆,提高用藥便捷性。2025年6月,景澤生物完成了JZB33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已向國家藥監(jiān)局提交NDA。
眼科領域,景澤生物的核心產品為抗VEGF眼內注射液JZB05,是對標抗VEGF藥物阿柏西普(艾力雅)的生物類似藥,目前已完成JZB05頭對頭艾力雅的I期臨床研究,并進入進一步對比的Ⅲ期臨床研究,預期將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NDA上市批準。
去年虧損2.43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景澤生物尚未產生收入,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其2023年和2024年年內虧損分別為2.46億元、2.43億元,研發(fā)開支分別為1.22億元、1.33億元。
截至2024年末,景澤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859萬元;流動負債凈額達13.25億元,較2023年末的9.48億元進一步擴大。景澤生物表示,若不計入此次IPO募資,僅按2024年平均現金消耗水平,現有資金僅能維持5個月的財務可行性。
2018年至2023年,景澤生物完成pre-輪至C+輪融資,C+輪投后估值30.9億元,募資總額9.27億元,主要用于建設生產設施、推動產品研發(fā)和日常經營。而此次上市,景澤生物同樣計劃將募資金額主要用于推進多個管線的臨床試驗、開發(fā)生產等。
不過,景澤生物的研發(fā)高度依賴第三方。該公司委托合同研究組織(CRO)開展臨床前研究和部分臨床試驗,生產環(huán)節(jié)也依賴第三方代工。曾有醫(yī)藥行業(yè)分析師向媒體表示,這種模式存在風險,如第三方可能無法按時交付合格產品,或因合規(guī)問題影響研發(fā)進度。因此,如何平衡自主研發(fā)與外包合作,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是景澤生物要考慮解決的問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國內絕大部分具有輔助生殖需求的患者會在當地的生殖中心就診。因此,建立覆蓋生殖中心的廣泛銷售網絡十分關鍵。招股書顯示,景澤生物計劃與國內知名藥企合作分銷JZB30,對于境外市場,其已與南京健友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促卵泡生成素(FSH)產品的工程細胞株及JZB33專有技術授權給南京健友進行美國市場的JZB33注冊及商業(yè)推廣。
景澤生物表示,未來,公司計劃組建一支商務團隊,協(xié)助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不過,組建團隊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且能否覆蓋全國主要生殖中心和醫(yī)院存在不確定性。
除上述風險外,景澤生物還在招股書中提示,公司高度依賴候選藥物的成功,這些藥物幾乎全部處于臨床前或臨床開發(fā)階段,如果無法成功完成候選藥物的臨床前項目或臨床開發(fā)、無法獲得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或無法實現候選藥物的商業(yè)化,或在上述任何事項上遭遇重大延誤或成本超支,其業(yè)務前景將受到重大影響。此外,臨床開發(fā)涉及漫長而昂貴的過程,且不能保證結果;候選藥物在商業(yè)化后將面臨與生物藥物及其他輔助生殖和眼科學藥物的激烈競爭,且可能無法與競爭對手有效競爭。
在生物醫(yī)藥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的當下,景澤生物的上市之路充滿挑戰(zhàn)。景澤生物能否憑借此次上市突破資金瓶頸,成功將研發(fā)管線轉化為商業(yè)化產品,實現扭虧為盈?有待時間檢驗。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