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消息,16日晚,《〈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這是《感動中國》第一次在夏天和大家見面,夏天有一股憋著勁兒往上長的精神,而感動就是一種生命的動力,是我們生活的能量。


第一時間奉上今年《感動中國》的頒獎辭,讓我們一起感受榜樣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202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


欒恩杰、范振喜、鄭欽文、曲亞波、呂明玉、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沈華忠、李東、龐眾望、李登月


特別致敬:劉老莊連


欒恩杰



“我們還要有更深遠的目標,中國人的腳步將越走越遠,領(lǐng)導(dǎo)宇宙的新潮流,那一天一定會到來?!?/strong>


月球探測工程是我國繼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載人航天之后,第三個標志性的重大航天工程,是我國實現(xiàn)深空探測零突破的起點。作為探月工程規(guī)劃制定者和首任總指揮,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每一次奔月之旅,都離不了欒恩杰之名。


回望來路,欒恩杰曾說,航天是個風險性極大的事業(yè),去試驗場幾乎沒有不落淚的時候。成功了高興得落淚,失敗了痛苦得落淚。


不過,對這個賺了他最多眼淚的職業(yè),欒老只拋出真心一句:“這一輩子值了!下輩子我還干航天?!?/p>


頒獎辭


從瀚海孤煙到碧空明月

如今人們把你的名字寫上了星辰

繞落回三小步,成就了中國探月的一大步

嫦娥輕盈起舞的背后

是無數(shù)探月人忠誠智慧的脊梁


范振喜



“我25歲的時候,全村的黨員就認準了我。咱們就是憑良心,老百姓是真心對我,我也真心對老百姓?!?/strong>


25歲那年,范振喜退伍回鄉(xiāng)。那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區(qū)特困村,村集體一無所有,還欠了萬元的外債。


為治窮,范振喜把村里承包出去的鐵礦收歸村集體,哪怕最大的承包人正是自己的二哥。這一年村集體進賬10萬元,有了這第一桶金,周臺子開始了發(fā)展,范振喜帶領(lǐng)村民修路架橋,栽果樹擴稻田蓋學校建工廠。


正當全村人干勁十足的時候,那時年僅30歲的范振喜被確診為白血病。范振喜白天工作,晚上輸液,他要與生命賽跑。


如今的周臺子,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xiāng)村,他們邊掙錢邊改造,先后投資幾億元,完成了新村建設(shè),年輕人入住新房,7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實現(xiàn)了各有所居老有所依。


頒獎辭


拔窮根,千鈞重擔扛在肩

抗病魔,一心為公富鄉(xiāng)親

謀創(chuàng)新,樹立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

一個新時代的農(nóng)民鐵人

用40年光陰

留住青山,壘起金山,無愧于燕山


鄭欽文



“你可以輸或者你可以贏,但是你知道你永遠都不會放棄?!?/strong>


鄭欽文的網(wǎng)球之路,是一場接一場的翻山越嶺,也是一次又一次與孤獨的正面交鋒,年復(fù)一年的高強度訓(xùn)練和連續(xù)征戰(zhàn)。


2020年8月,17歲的鄭欽文正式踏上職業(yè)選手的征程,她的起點是世界排名第630位,她以“冠軍收割機”的姿態(tài),橫掃低級別賽事,僅用兩年的時間便躋身世界前50位。


2024年,21歲的鄭欽文連續(xù)三天三場鏖戰(zhàn),奪得中國網(wǎng)球史上首枚奧運會單打項目金牌。


頒獎辭


山??善?,桂冠已攬

你是進攻的火,升騰的箭

紅土上的后浪,奧運場的強者

在路的盡頭出發(fā)

自信沖破壁壘,汗水澆灌夢想

你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力量


曲亞波



“我就是盡我做人的本分,我問心無愧。”


2003年7月,曲亞波的丈夫外出工作遭遇嚴重車禍,兩次開顱手術(shù),雖然撿回一條命,卻不幸成了植物人。那時候,家里不僅有80多歲的太公公、年過六旬的公公和婆婆需要照顧,還有12歲的兒子要撫養(yǎng)。


難以想象的壓力,都扛在了曲亞波一個人的肩頭。白天,她是鄉(xiāng)里民政辦公室的微機員,工作一點都不含糊;晚上,她又成了全能護工,給丈夫翻身喂流食,收拾大小便。


曲亞波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日復(fù)一日的堅守。她用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千鈞重擔;用歲月,譜寫了孝老愛親的動人篇章。


頒獎辭


要改變命運,就站出來向命運挑戰(zhàn)

身懷熾愛的女人

守心中諾言,扛肩上責任

不離不棄,無怨無悔

一個人撐起一大家

生活的重擔

讓你比世人更懂什么是幸福


呂明玉



“我沒有什么大本事,也不會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就想,把這些微弱的光攢起來,總會給別人照亮一點夜路吧。”


呂明玉曾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山東省首例、全國第26例二次捐獻者,用自己滾燙的熱血延續(xù)了一個陌生人的生命。


從幫助一個人到幫助更多人,在扶危濟困的路上,呂明玉越走越堅定。作為國網(wǎng)威海供電公司,彩虹共產(chǎn)黨員服務(wù)隊的隊長,她的幫扶對象遠至青海,她先后幫助8名困難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完成學業(yè)。她數(shù)年如一日地護送身患殘疾的牛華偉康復(fù)就醫(yī),并想方設(shè)法幫他跑手續(xù)、搭棚子,辦起修理鋪。


十幾年來,呂明玉和彩虹共產(chǎn)黨員服務(wù)隊的隊員們,先后600余次為46家敬老院,233個困難家庭送關(guān)愛、送健康。


頒獎辭


為陌生人兩次捐獻干細胞,跨越生死

為鄉(xiāng)親們?nèi)犟v守薄弱村,走向富裕

扶危濟困,熱血不冷

聚水成川,初心燎原

你站在時代的前沿

腳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


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



“好好教書育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愿意固守一份寧靜、一份責任,只為了這一雙雙渴望的眼睛。”


25年前,一輛汽車載著15名青年的理想,穿越戈壁,停駐在了沙漠小城。從此,河北保定到新疆且末,這兩個跨越3000多公里的地方,被一群人的青春,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從他們開始,此后二十余載,保定學院近400名畢業(yè)生,接力扎根西部各地,其中數(shù)十人來到且末教書,在此累計培養(yǎng)9000余名學生。


2024年,又有一批年輕人,告別家鄉(xiāng),告別父母,踏上西進旅程。“我去教好學生,實現(xiàn)一些我的價值,無論有沒有人看到,有沒有人知道,最起碼我感受到了。”


頒獎辭


曾經(jīng)在城市的校園里苦讀

如今到原野的風暴中馳騁

教育的根鎖住流沙

年輕的心點燃夢想

大風刮過山崗

你們已經(jīng)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長成一棵大樹


沈華忠



“我有事人家也會幫,他有事我也要幫人家,一樣的。”


2024年3月,浙江舟山船老大沈華忠在海上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16名遇險漁民,他果斷舍棄價值近40萬元的6000多只蟹籠,將16人救上自己的漁船。


這樣的緊急救援,沈華忠經(jīng)歷了不止一次。2021年9月,沈華忠也曾在海上救起16名遇險船員。那時的他,也毅然把價值近10萬元的蟹籠丟進大海,向事發(fā)海域全速駛?cè)ァ?/p>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沈華忠卻兩次上演“舍財救人”。他說,看見有人遇險,施救是漁民的本能。


頒獎辭


一艘大船四面波,東海大洋捕海貨

碰到南風轉(zhuǎn)北暴,總有危急難預(yù)料

砍兩刀,拋蟹籠,一心只為救人命

沈老大,船頂風,鎮(zhèn)浪平濤顯英雄


李東


△李東的父母


“你先爬上車頂,快!”


2024年6月中旬,湖南省多地遭受暴雨災(zāi)害。出生于1994年的李東,在轉(zhuǎn)移群眾途中遭遇山洪。


危急時刻,李東先將駕駛位上的同事推擠出了車窗,又將后排的同事拉出前排車窗。轉(zhuǎn)眼間,湍急的洪水吞噬了車輛,李東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你先爬上車頂,快!”是他留下的唯一遺言,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絕唱。


頒獎辭


父母的頂梁柱,百姓的主心骨

長路泥濘,你用腳板丈量民情

暴雨將至,你為鄉(xiāng)親們撐起傘

風里來,雨里去

來時總有好消息

去時,你帶走了人們的思念


龐眾望



“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使命,就是科研報國!”


2017年高考,龐眾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并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最高60分的降分錄取資格。


之所以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錄取資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癥患者,母親下肢殘疾,行動不便。面對家庭的重擔,龐眾望一邊勤于學業(yè),一邊照料家庭。


在生活和求學的路上,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和幫助,一直是龐眾望的底氣所在,政府的低保持續(xù)為這個家庭兜底,從高中母校到清華大學,學校發(fā)放的助學金和自己獲得的獎學金,也讓他不必為生活費用分心。


龐眾望說,剛?cè)雽W時的自己,想努力改善家人生活。如今,面對時代關(guān)鍵節(jié)點,若必須在改善家人物質(zhì)基礎(chǔ)與科研報國間選,他會傾向后者,相信最終能惠及家人、家鄉(xiāng)及更多人。


頒獎辭


背影留給坎坷,笑容交給陽光

名字里寫著責任,步履中充滿力量

磨礪過的劍,破繭后的蝶

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

不辜負媽媽的目光,不辜負時代的期望


李登月



“保家衛(wèi)國,共產(chǎn)黨員就是這么一個氣概!”


李登月老人生于河南滑縣,今年將滿100歲。1942年秋,日軍多次“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村里200多無辜村民被殘忍殺害。1943年1月,19歲的李登月毅然決定,參加八路軍抗日打鬼子。


初上戰(zhàn)場,李登月也會怕到“躲著敵人的射擊”。但在戰(zhàn)火的淬煉中,李登月很快成長為一名真正的鋼鐵戰(zhàn)士。


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李登月又再度投身解放戰(zhàn)爭與抗美援朝戰(zhàn)場。李登月與妻子曹康年,同為志愿軍第60軍第180師的戰(zhàn)友。


戰(zhàn)火中的愛情,樸素卻充滿默契與堅定。朝鮮停戰(zhàn)后,他們在防空洞頂上拍下了一張結(jié)婚照。


國與家,在照片定格的瞬間圓滿。


頒獎辭


目睹過親人們的死難

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半生披著戰(zhàn)場的硝煙

一生邁著必勝的步伐

信腳下的土地,信頭頂?shù)募t星

新時代,強軍夢圓,盛世如愿

你還是那個少年


特別致敬:劉老莊連



劉老莊連是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連隊。


1943年春,日軍對蘇北淮??谷崭鶕?jù)地進行“掃蕩”,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二營四連,為掩護淮海區(qū)黨政機關(guān)和人民群眾安全轉(zhuǎn)移,在淮北地區(qū)劉老莊一帶與3000多日偽軍展開激戰(zhàn),拼至彈盡糧絕,全連82人全部壯烈犧牲。


在這次英勇的戰(zhàn)斗之前,連指導(dǎo)員李云鵬,給家人寫過一封家書:


“父母親大人,自兒離家已經(jīng)年余,不知大人身體近來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樣?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圓,以報此恩。”


生命永遠定格在23歲的年輕戰(zhàn)士,與戰(zhàn)友們展示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劉老莊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在烈士壯舉的感召下,又有82名主動參軍的當?shù)厍嗄辏痪幦胄滤能姷谄呗?,重新組建第四連,并命名為劉老莊連。


從那時起,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劉老莊連精神,融入到連隊一茬茬官兵的心中,新的劉老莊連戰(zhàn)士,從83號到如今的6673號,是82年來,劉老莊連官兵賡續(xù)的忠魂血脈。


編輯 李憶林子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