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合資2.0時代,電動化與智能化不再是選擇題。對于深耕中國27年、積累1400萬用戶的上汽通用別克而言,這場變革既是挑戰(zhàn),更是對長期主義造車理念的驗證。
從上海車展發(fā)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與“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到近期公布至境L7的三電核心數(shù)據(jù),別克用一套“品牌-架構-產品”的組合拳,展現(xiàn)了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賽道的體系化實力。
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堆砌,而是基于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27年的本土化經驗讓別克明白,用戶需要的不是“概念車”,而是“可信賴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不是“單一動力形式”,而是“全場景適配的能源選擇”。
“至境”品牌的高端定位、“逍遙”架構的技術突破、至境L7的產品落地,共同構成了別克迎戰(zhàn)合資2.0時代的核心底氣——它用全球造車底蘊回應行業(yè)變革,用本土創(chuàng)新智慧貼近用戶需求,走出了一條合資品牌的差異化路徑。
“至境”品牌:27年積淀的高端新能源價值重構
在中國新能源市場,“高端化”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能將品牌積淀與用戶需求深度綁定的案例并不多。別克推出“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恰是這種綁定的集中體現(xiàn)——它不是憑空誕生的“新物種”,而是27年本土化經驗與1400萬用戶反饋共同孕育的結果。
至境L7。 企業(yè)供圖
追溯歷史,別克的新能源轉型早有鋪墊。作為合資品牌中最早布局新能源的玩家之一,它從奧特能1.0平臺時代就奠定了“安全為先”的基調(累計超15億公里0自燃),這種體系化造車思維,在“至境”品牌上得到了延續(xù)與升級。它的核心定位——“行穩(wěn)、精質、舒享、富有遠見”,四個關鍵詞背后是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拆解:“行穩(wěn)”對應新能源用戶最關心的安全與可靠性,“精質”指向高端市場對工藝與細節(jié)的苛求,“舒享”聚焦出行場景的體驗升級,“富有遠見”則預示著對未來出行生態(tài)的布局。
這種定位并非空談,而是有明確的產品矩陣作為支撐。上海車展上,“至境”品牌首款旗艦車型——百萬級超豪華新能源MPV“世家”的亮相,就已勾勒出高端化路徑:它以“有機生態(tài)隨行府邸”為理念,將車內空間從固定場景升級為“全場景動態(tài)空間”,擊中中國高端家庭“出行即生活”的需求。這種對本土用戶的理解,正是“至境”區(qū)別于其他高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它不是對全球車型的簡單復刻,而是“全球底蘊+本土創(chuàng)新”的產物。
從市場布局來看,未來8個月,“至境”品牌基于“逍遙”架構將推出5款新車,覆蓋MPV、SUV、轎車全品類,動力形式覆蓋純電/插混/增程3種核心新能源技術。未來2年將實現(xiàn)新能源主力價位段的全覆蓋。這種“自上而下”的布局(從百萬級“世家”到主流價位車型),既以旗艦車型樹立品牌高度,又以普惠性產品鞏固市場根基,形成“高端引領、全域覆蓋”的格局。
在合資2.0時代,“至境”的價值更在于重新定義“合資高端”的標準:它不依賴品牌溢價,而是以“體系造車派”的扎實(27年積累的供應鏈與品控能力)和“合資新實力”的靈活(快速響應中國用戶需求)為雙輪,讓“高端”回歸到體驗升級的本質。
逍遙”架構:合資品牌技術自主的“破冰之作”
如果說“至境”是別克新能源戰(zhàn)略的“面子”,那么“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就是支撐這一切的“里子”。
作為合資品牌中首個“立足中國市場研發(fā)”的全域融合型架構,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合資品牌從“技術引進”向“本土自研”的關鍵轉身。
逍遙架構可覆蓋全品類產品。 企業(yè)供圖
“逍遙”架構最核心的優(yōu)勢,是它的“全能適配”能力——能造MPV、SUV、轎車三種車型,支持純電、插混、增程三種能源形式,還能實現(xiàn)前驅、后驅、四驅三種驅動方式。“一架構多車型”的靈活度可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無論是商務MPV、家庭SUV還是運動轎車,都能在別克找到合適的新能源車型。對別克來說,靈活的架構產品體系則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避免重復研發(fā)的浪費。
具體到用戶體驗,“逍遙”架構通過“動力域、智能域、安全域、舒適域”四大域的協(xié)同賦能,構建起行業(yè)領先的技術能力上限。在動力域,架構搭載全棧自研的“真龍”增程系統(tǒng)等多元驅動技術,與寧德時代聯(lián)合開發(fā)的超快充電池實現(xiàn)10分鐘充電超400公里,配合252千瓦高性能電機,覆蓋從日常通勤到高性能駕駛的全場景需求;智能域突破顯著,與Momenta合作的輔助駕駛擺脫高精地圖依賴,高通8775芯片驅動的座艙實現(xiàn)毫秒級交互,讓車輛進化為“智能出行伙伴”;安全域延續(xù)奧特能平臺“零自燃”基因(累計15億公里零自燃),電池針刺后兩小時不起火等超國標測試,疊加360°防護與智能控溫,構筑全鏈路安全屏障;舒適域升級更貼中國用戶,五恒系統(tǒng)與零重力座椅搭配整車NVH優(yōu)化,將車內打造成“移動生活艙”。
這些技術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泛亞團隊深度融合通用百年造車經驗與中國本土創(chuàng)新的成果。它清晰證明,合資品牌完全可以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打造真正貼合中國用戶需求的“根技術”。
真龍增程“出山”,至境L7以實力交出架構答卷
作為“逍遙”架構下的首款智能豪華轎車,至境L7的意義,不僅是“至境”品牌的一款產品,更是對“架構賦能產品”的最佳詮釋。其搭載的全棧自研“真龍”增程系統(tǒng),以302公里純電續(xù)航、1400公里+綜合續(xù)航、0.5升/百公里油耗及5.9秒零百加速的核心表現(xiàn),將“逍遙”架構的技術潛力轉化為具體體驗,重新勾勒出豪華增程轎車的標準輪廓——通過“滿電虧電一條龍、虧電無感知”的千里“真”電感體驗,讓增程技術在豪華市場完成從“過渡方案”到“最優(yōu)解”的身份轉變。
別克“真龍”增程系統(tǒng)。 企業(yè)供圖
在豪華車用戶最關注的動力表現(xiàn)上,至境L7打破了增程車型“滿電與虧電兩副面孔”的行業(yè)常態(tài)。依托252千瓦高性能電機與奧特能2.0增混電池的協(xié)同,車輛滿電時可實現(xiàn)5.9秒零百加速,動力輸出媲美3.0T V6燃油機;即便是虧電狀態(tài),電池仍能保持260千瓦/7.8C的強勁放電能力,配合1.5T混動專用發(fā)動機持續(xù)補能,最終實現(xiàn)動力響應與滿電狀態(tài)差異小于0.1秒。這種“全場景動力無落差”的表現(xiàn),讓“持續(xù)穩(wěn)定的澎湃輸出”成為豪華增程的基礎要求。
1.5T混動專用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 115kW。企業(yè)供圖
252千瓦高性能電機,最高轉速突破22000rpm。企業(yè)供圖
靜謐性作為豪華體驗的核心維度,在“真龍”增程系統(tǒng)上得到重新定義。通過Silentium靜驅技術對噪聲源、傳遞路徑及控制策略的三重優(yōu)化,至境L7將發(fā)動機介入噪聲控制在0.5分貝以內——這一數(shù)值僅為行業(yè)主流水平的四分之一,配合整車NVH工程,即便長途行駛或虧電補能時,車內仍能保持圖書館級的安靜環(huán)境,徹底消除了增程車型在豪華市場的體驗短板。
續(xù)航與補能的“無憂感”,被至境L7納入豪華出行的必備條件。302公里純電續(xù)航覆蓋90%用戶的周通勤需求,1400公里+綜合續(xù)航則輕松應對城際長途;40.2千瓦時奧特能電池支持130千瓦快充,30%-80%補能僅需18分鐘,配合3.6千瓦時/升的油電轉化率與6千瓦V2L外放電功能,真正實現(xiàn)“續(xù)航不焦慮、補能不等待”。
40.2kW/h 奧特能2.0增混電池,帶來302公里純電續(xù)航。企業(yè)供圖
而在安全與耐用性層面,至境L7則以遠超行業(yè)的標準樹立標桿。奧特能2.0增混電池通過的測試項目較新國標多60%,耐受1000+℃高溫的多重防護設計;超3700次全充全放循環(huán)的壽命規(guī)劃,按年均1.5萬公里計算可穩(wěn)定使用43年,純電續(xù)航64萬公里低衰減的表現(xiàn),讓“長期使用的安心感”成為豪華增程不可妥協(xié)的底線。
智能化層面,至境L7展現(xiàn)了“逍遙”架構的優(yōu)勢:全球首發(fā)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實現(xiàn)全場景輔助駕駛;高通8775芯片支撐的智能座艙,讓語音交互、場景聯(lián)動更流暢。這些配置并非“堆料”,而是與豪華轎車的定位深度匹配——商務用戶需要的高效出行、家庭用戶需要的安全便捷,都能通過智能化功能得到滿足。
從市場維度看,至境L7的定位精準切中30萬級高端新能源轎車市場的空白:它既比純電車型少了續(xù)航焦慮,又比傳統(tǒng)燃油車多了智能體驗,更以“合資品質”直面新勢力的“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這種“錯位競爭”,正是別克在合資2.0時代的產品策略——不追逐概念,而是以技術實力、品牌口碑為護城河。
別克的這一系列動作,是合資2.0時代的一個縮影:不盲目跟風,而是用體系力、技術力和對用戶的理解穩(wěn)步前進。從“至境”到“逍遙”再到至境L7,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產品的迭代,更是一個老牌合資品牌在變革中的堅守與突破。它證明,只要扎根用戶需求,尊重技術積累,就能在新能源時代繼續(xù)領跑。
文/白昊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陳荻雁